科研处2
返回学校官网
学术交流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交流 >> 正文
【科普活动】我校“子洲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科研团队 赴子洲县开展宣讲活动
发布时间:2022-07-27 发布者: 浏览次数:


 2022年7月25日上午,西安翻译学院“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海珺教授带领科研团队在子洲县政府会议室顺利举行了“长安讲坛—子洲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宣讲”活动,项目负责人王海珺教授作《子洲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与突破》的讲座,子洲县乡村的第一书记、村书记等一线干部参加了本次活动。

 

讲座分为三部分内容,在第一部分中,王海珺教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进行科普性讲解,内容覆盖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分类,并有针对性的讲解了联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等相关内容。

“一幅剪纸是物质的,但手艺是非物质的,给人的审美享受是精神层面的。”在这一部分的讲授当中,王海珺教授以实例作为切入点,深入浅出的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解读。

讲座的第二部分内容对子洲县非物质文化的现状进行梳理,不仅整理了子洲县现有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有针对性的对名录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及未来趋势进行分析,指出“同质化”是子洲县非遗发展的最大弊端,“我们经常会说一句话:人无我有,人有我强。从目前这份名录来看,别人有的你不强,别人没有的你也没有。”同时也明确提出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失传的必然趋势,“保护传统的文化艺术,就是要保护我们民族文化的多样性。随着现代化步伐的日益加快,人们的吃穿用度越来越一致,只有保护好老祖先留下来的文化样式,才算是留住了我们民族的根。”

在第三部分中,王海珺教授对子洲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位与突破方向做了详细解读,将子洲县形成历史为切入点,重点强调“李子洲是子洲县最大的一张文化名牌,讲好李子洲的故事,就是子洲最大的非遗”。

在此基础之上,王海珺教授还指出子洲县应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的目光放在对历史资料和史籍挖掘中,重点关注存在于子洲县各地的历史古迹上;同时开源发新、赋新于旧,集民间智慧,由民间创造,做好子洲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与宣传,扩大影响力。

当日下午,调研团赴子洲县其他乡镇实地考察,对当地“面花”、“道情”、“秧歌”等内容进行现场体验与观察。

 

 

 

分享到:

地址:西安翻译学院科技楼一层
版权所有:西安翻译学院网络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