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科普文章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普文章 >> 正文

终南教育文化

发布日期:2021-03-25    作者:     来源:     点击:


终南山麓独特的地理位置、悠久的历史传统、深厚的文化积淀,以及农耕与游耕相结合的物质基础,构建了相对稳定的教育环境,使得教育文化从西周以至现代,在终南山麓得到充分的发展。

1、     西周官学教育

西周时代,在终南山下沣河两岸设置官学教育机构。官学有“国

学”、“乡学”之分,国学有大学、小学之别。设在丰、镐二京的大学称“辟雍”(也称太学)。乡学或设于宫廷附近,或设于郊区。大学和小学教师,西周初年一律由武官或武师担任;后期则改由长官教化的司成、乐正担任。无论大学、小学,都以“明人伦”为教育宗旨,以培养“事亲敬长”品德为教育根本。

官学作为王朝培养行政官吏的教育机构,培养军事骨干的教育基地,和进行重要军事政治活动的场所,建立了比较完整的政教合一的教育体系,形成了综合发展的六艺教育。当时实施的礼、乐、射、御、书、数的六艺教育,包括了德、智、体、美等诸多要素。同时,学生还要学习大量的军事知识,参与各项军事活动。朝廷在沣河、滈河两岸举行祭祀、宴会、射箭比赛、武士选拔时,学生都必须参加。同时,学生还要利用“辟雍”依山傍水的地形,进行军事演习。小学生则要通过射、御教育,掌握射箭和驾车的基本功。

2、春秋战国私学教育

春秋战国时期,官学式微,私学兴起。周敬王十九年(前501),孔子弟子关中千阳人燕伋开始在故乡创办私学,讲学近二十余年。

此时,还有一种特殊的私学,摒弃以“六艺”为主的传统的教学内容,而用聚徒讲学,讲经释道,传授自己的思想主张,阐释自己对天地自然演变规律的认知,以教化大众。春秋末期,老子即在终南北麓楼观台上说经,阐释“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自然观,结集而成五千言的《道德经》。老子的说经,影响很大,据说“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问礼后感叹“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楼观台,可说是终南山下最早的民间教育基地。

3、秦之法学与汉之经学教育

秦王朝建立以后,为了加强思想统治,“禁私学”,推行“以吏

为师”、“以法为教”的教育政策,以培养政府中管理文书、档案的小官即所谓的“史”。同时,还征召“博士官”以掌握历史文化,充当朝廷顾问。

正是这些博士官以周制而非议秦政,而招致秦之“焚书坑儒”。

公元前211年在渭河以南焚书,北宋学者宋敏求撰写《长安志》时,还在渭南县西南五里见一高三丈、周围百余步的“灰堆”,相传即为秦时焚书之地。次年,秦王朝又在终南北麓洪庆原上相继坑杀儒生千余人。这里至今还立有记载此事的石碑。

西汉王朝建立后,官学、私学进入欣欣向荣的发展期。

元朔五年(前124),汉武帝在长安城建立规模宏大的“太学”,为五经博士招收弟子员(即太学生)。由于招生有限,允许古文经学可由私人传授。董仲舒上朝为官,下朝“下帷讲诵”,死后于城南(今西安和平门内)所葬之墓被称为“下马陵”,可见尊崇如许。华阴学者杨震开帐授徒数十年,被誉为“关西孔子”。京兆学者挚恂“以儒术教授,隐居南山,不应征聘,名重关西”。尚书令李育在城南杜陵建私人学堂,虽茅屋土阶简陋无比,然弟子达数百人。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史学家班彪之女、班固之妹班昭,在终南山北麓以《汉书》教授马融等学者。

4、隋唐以后书院教育

“书院”之名起始于唐代,最初是官方修书、校书、藏书的地方,开元十一年(723),始建丽正修书院。学者私人读书讲学之地,也称为书院。宋初“海内向平,文风日起,儒生往往依山林、即闲旷以讲授”(吕祖谦《白鹿洞书院记》),得到官府的奖励,以讲学为主的书院得到充分的发展。

终南山下也出现了这一教育机构。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四大书院”中的瀛洲书院,即坐落于终南北麓的蓝田。据雍正《陕西通史》卷二七记载:“瀛洲书院在蓝田县治南,唐学士李元通建。”李元通为蓝田县人,隋时为鹰扬郎将,入唐后曾任定州总管,晚年在瀛洲书院聚徒讲学。

宋时,在终南北麓眉县横渠镇出现了崇寿书院。苏轼游太白返凤翔时即经过崇寿书院,写了《太白山下早行,至横渠镇书崇寿院壁》一诗。张载从小生活于眉县横渠镇,人称横渠先生。他15岁就读于崇寿书院,38岁进士及第后亦曾为官,熙宁三年(1070)辞官回归横渠故里,在崇寿书院正式开馆讲学,度过了人生最后的七年。他病逝后,弟子为纪念先师,将崇寿书院改名为横渠书院。

张载为警戒学生,将所著教育格言《东铭》、《西铭》书于书院大门东西侧。与两汉时期的私人讲学仅限于训诂和考据五经经义不同,张载开创了重视义理、主要传授自己学术思想的私学教学方法。他“与诸生讲学,每告以知礼成性变化气质之道,学必如圣人而后已。以为知人而不知天、求为贤人而不求为圣人,此秦汉以来学者大蔽也”(《宋史·张载传》)。他以“言有教,动有法,昼有为,宵有得,息有养,瞬有存”作为治学格言,以“性与天道合一”的哲学思想为主,鼓励学生“学则须疑”,追求“学为圣人”的理想人格。在教学方式上,他有别于前人诵读讲说的学风,因材施教,注重“叩问”,学须存疑,贵于有用,德教结合,教学相长,以使学生“敦本善俗”,“知礼成性”,从而“变化气质”。

张载讲学横渠书院,弟子众多,名家辈出,开创了关学学派。

元明时期,书院被官方加强控制。明万历二十年(1592),终南山北麓冯家村人冯从吾,被革职回乡后,在宝庆寺讲学,从学者达数千人。十七年后,陕西官府将其讲学之地建为关中书院,前后培养弟子五千余人。主持人冯从吾被誉为“关西夫子”。

清时,曾讲学于关中书院的李颙,终南北麓周至人,号二曲。他终生以“明学术,正人心”、“主持名教,担当世道”为己任,以实学代替“凭空踏虚,高谈心性”的俗学,与孙奇逢、黄宗羲一起被尊为“海内三大名儒”。

5、现代民学教育

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当代教育家、民学创始人丁祖怡教授,在终南北麓翠华山下创办了西安翻译学院。

丁先生继承了终南教育文化的优良传统,弘扬关学经世致用的治学精神,提倡高尚教育理念;采取“外语十专业十现代化技能”和“专业十外语十现代化技能”的人才培养模式;借鉴了终南宗教文化的管理模式,对学生采用准军事化管理,从而“使无助者有助,有志者成才,奋进者辉煌”,将学院办成“满载希望的方舟,陶冶情操的熔炉”,先后为国家培养了数十万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西安翻译学院被誉为中国民学教育的一面旗帜。

九十年代后期,在终南北麓新建起大学城,西安各公办大学纷纷在郭杜镇建起新校区。终南山下,文理工管法师范学科齐全,名师鸿儒荟萃,来自海内外的数十万学子,在这里求实、创新、拼搏、奋进!

终南教育文化,掀开了最为辉煌壮丽的一页!